人生到了某個階段,你會發現自己成為一個無藥可救的笨蛋,或者廢物。

 

「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 but thinking makes it so.」-- William Shakepeara.

其實在人生當中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對與錯、好與壞、聰明與愚笨、成功與失敗。每一個人要跳脫出社會給你的框架,認真的去思考自己在自己人生當中的立足點在哪裡,我覺得是非常困難的。即使你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你發覺真正的比較來自於自己給自己的挑戰,要忽略別人給你的標籤以及環境給你的壓迫,真的需要很大的功夫,或者需要一些突發狀況,才能讓你意會到時間及生命的有限,不該浪費在明知不重要的事情上。

 

因此當我說,我是一個無藥可救的笨蛋、廢物,是因為和從前的我相比,還是一樣的一無是處,還是一樣的裹足不前,害怕嘗試。

而這一切的轉折點,是當我第一次把自己的cover放到私人FB帳號的時候。

「You have nothing to lose when you have nothing」,我突然這麼想。

接著是友人新開的音樂工作室,因為需要大量曝光,所以他們不斷在尋找有合作可能的演唱者,可以跟他們合作拍攝影片;因緣際會之下,對方詢問我是否有意願試試看。被同樣一股力量推擠著,我硬著頭皮說了好。我說不上心理面的情緒是甚麼,我只知道當下的我,對於「今天不嘗試,明天會後悔」這種可能,有種突如其來的害怕。我覺得這種恐懼比起出糗的恐懼還要可怕的多。被嘲笑可能是一下子,後悔卻可能跟著一輩子

雖然我不是陳綺貞,不過錄音結果比想像中的好。總而言之,是一個非常非常奇妙又美好的經驗。我得到了許多朋友的回饋,紛紛表示訝異,竟然不知道他們認識的我會唱歌。

怎麼說,我想也許可以說是這個事件給了我一點啟發。

有的時候你只需要一點點勇氣,踏出那一步去嘗試你害怕自己會失敗的事情,你所得到的回饋會比你後悔沒有嘗試還多得太多。

 

然後我開始去思考,我是不是一直以來都在限縮自己的「勇氣」?

我不斷在每個「過度」的想像裡告訴自己:這不可能,我做不到。

而事實上是我從來沒有真正去嘗試過。我從來沒有讓自己跳進去那些挑戰與掙扎,然後為此奮發圖強,為此努力不懈,為此廢寢忘食,為此埋首苦讀。

沒有,因為我不斷告訴自己的是:我只是個平凡的女孩,現實是我的人生不會有那些際遇,不會有那些精彩的故事。

天哪,如今這樣回想起來,我都可憐起那樣的自己。

  

有的時候,當你真的付諸行動去實現理想,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會有冷漠的聲音,也會有溫暖的回應。兩者其實不相上下。

 

這也許就是為何那麼多人在抨擊台灣的教育。大家一定不陌生,多少人提及台灣的老師、教授,總是要同學「安靜」,總是要大家「不要鶴立雞群」。教育的封閉思想「催眠」了我們所有人:特別是不好的,跟別人不一樣是不合群的,而不合群是合該被排擠。

我們拒絕多元的可能性,我們扼殺了許多無限的想像力。

填鴨式的教育,封閉式的管理,一再地威脅我們:如果你不聽從,你就必須受處罰。

你會拿到零分、你會拿不到推薦資格、你會升不了遷、你會被FIRE、你會被排擠、你會被討厭、你會被貼標籤、你會被迫轉行......這些都是潛在的威脅,即使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曾遇到過。

 

 

那一陣子,我開始對自己生氣。

生氣不是因為我過去的懶散,因為那些已成定局,為過去的失敗陷入自我打擊的糾葛太浪費時間

生氣是因為我每一次遇到害怕的事情,我都下意識地想要逃跑,選擇讓別人來面對這些問題。我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或勇氣去處理,也不認為自己有辦法克服。

生氣是因為我被這些恐懼掌控著人生,我讓恐懼之於我猶如水之於一條魚一樣。我不能沒有恐懼,而如果有人想要讓我去對抗它,我還會因此而惱羞。

 

但就是當人生那個moment來了,你就知道被恐懼凌駕是一種十分危險的警訊。

於是漸漸地,每當我心中響起「可是我怕」四個字,就會有更強烈的聲音告訴我:「Do things that scare you」,以一種鏗鏘有力、不容質疑的口吻,逼著我去面對。而最後事情也會證明,當我強迫自己跨越恐懼的一層層鴻溝時,我也越來越有自信。

 

很久很久以前「Impossible is Nothing」就一直是許多人喜歡掛在嘴上的名言,不過多少人能夠作為實際的人生指標去實行呢?

 

 

至於,大環境這一回事,知名演員Tom Hiddleston曾在一次訪問中簡短提及「黃金時代」這回事,我覺得他說得很好。(恩,沒有人能否認他的外在加上內在的魅力,已經讓他成為幾乎所有女人的白馬王子了,我知道)

一位粉絲問他:如果你有能力回到過去,你希望回到哪個時候?為甚麼?(原文:If you could travel back to any time perod in history, where would you travel back and why?)

很簡單的一個問題,不過也引出了他心裡對於「世代」的看法。

他表示經常有人問他這個問題,而他自己則總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但還是以「古希臘時代」作為回應,他想去看看那個時代的古希臘是否真的擁有現代科技描繪出的那些美麗色彩。接著他感慨地說,當他參與「午夜巴黎」的演出時,該部電影的主要背景即是主角回到20年代早期的巴黎,也就是後人所稱的「黃金年代」。

「所謂『黃金年代』代表著比現在更好的時代的概念,人們總會覺得好像我們錯過了60年代、或70年代,無論如何大家總是周而復始地提及那些他們覺得比較好的時代。荒謬,現在就是(那個年代),我們應該為此歡慶。」(原文:...which(指:黃金年代) is an idea that there was a better time before now. like now it was kinda like: "Man..you know, like it was better before." And people said it now, you would like.. you miss the 60s, or 70s' as weird as that... it was all about..whatever you people are always harking back an age in the past which they thought was better. Nonsense, the time is now. And like.. and we should celebrate that.)

Well,不難想像為甚麼那麼多人喜歡他,多簡單的問題他總能夠回以豐富的內容。(好了,少女心可以折一折收起來了。)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這句話替我現階段做了最生動的解釋:

We all have two lives, the second one starts when we realize that we only have one

「我們都有兩個生命,第二個開始於當你發現你只有一個的時候。」(來源不可考,雖然有人說是來自孔子,但這句話卻是翻自法文。)

 

arrow
arrow

    墨又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